
两江环绕,千年文脉润泽一方沃土;东风再起,西樵正以“镇域样本”之姿,闯入全国视野。作为广东省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镇、环两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核心,西樵在文旅融合、产业升级、乡村振兴三大赛道上同步发力,不仅让儒溪村跻身“全国文明村”,西樵山入选国家级创新案例十大证券公司的排名,更探索出一条“全域繁荣”的高质量发展路径。

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。供图/西樵镇宣传办
流量破题
免门票引爆全域旅游,超级IP如何把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?
在社交平台上,“来佛山必去的景点”搜索列表中,西樵山常年占据前列。而如今,广东千古情、听音湖、太平墟等新晋地标正不断刷新游客的打卡地图——这些闪亮的名字,都来自同一个地方:南海西樵。
作为镇街,西樵从“单点火爆”走向“全域繁荣”的核心密码是什么?先来看一组数据,2025年1-8月,西樵山景区接待游客达240万人次,同比增幅91%,带动全镇累计接待市民游客920.3万人次,同比提升6.2%,并凭借优秀的成绩,入选国家级权威认证的“2025旅游景区创新发展案例”和广东省乡村旅游热点榜单。
其实,西樵文旅的爆发并非偶然,而是“政策让利+项目支撑+产业联动”三重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。2024年西樵山免门票政策的延续,打破了传统景区“门票依赖”的桎梏,成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。
在此基础上,西樵进一步塑造“天下之西樵”品牌。一系列重点项目的落地,持续丰富着文旅消费场景,把“一日游”转化为“多日游”。数据显示,广东千古情景区上半年累计演出644场次,吸引游客超225万人次;全球最大LTDUCK小黄鸭超级乐园正式落户,成为大湾区亲子游新地标;听音湖片区开通大湾区首个氢能游船项目,结合“水上南海”战略打造特色水上观光线路。
旧墟活化也为文旅注入新活力。太平墟推出“复兴计划2.0”,依托艺术介入激活老街区;南海丝厂将1.4万平方米旧厂房改造为“丝潮集”文创园,网络曝光量超100万次,成为市民怀旧打卡的热门地;官山墟、民乐墟也同步引入网红商业、潮流营地,让老空间焕发新生机。
特色活动接连不断,成为了产业联动的关键纽带。“樵牛五一”首届西樵牛仔生活节期间,累计接待游客27万人次,周边卖场及线上平台营业额近1000万元,让牛仔产业借助文旅热度打开市场;五一岭南美食文化周全网总曝光量超1.38亿次,不仅打响西樵美食品牌,更带动限上餐饮、住宿业增长超10%,节假日酒店入住率达85%以上。
西樵的文旅融合,本质是从“景点旅游”转向“全域体验”,通过“政策让利引流、项目留人留魂、产业联动变现”,实现从流量到价值的跃迁。

听音湖片区。
产业重塑
千亩“工改工”腾笼换鸟,“新质生产力”在这里加速集聚
“三只松鼠”项目落子樵山康谷大健康产业基地、世界级文旅项目“岭南幻城”落定南海西樵镇、广东忆香斋食品生产基地摘牌……2025以来,西樵产业喜讯频传,正是“先解决‘在哪发展’,再回答‘如何发展’”的生动实践。
近年来,西樵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,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,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,推动“3+3”产业发展体系加速成型,即重点培育发展陶瓷、纺织、卫生用品三大传统产业集群和大健康、新能源、智能装备三大新兴产业集群。
在空间拓展上,三大千亩连片“工改工”项目成效显著——2025年上半年出让产业用地超240亩,年内预计近千亩,樵山智能装备、新能源、康谷大健康三大基地均实现“首宗土地出让”。
产业园区建设也同步提速,总投资15亿元的樵山智印创意产业园已动工,滔莲健康产业园、柏丁达家居产业园待竣工验收,58科创园二期年内将实现封顶,为产业发展筑牢载体基础。
这种“空间再造”并非简单的土地整理,而是与“3+3”产业体系深度绑定:传统产业升级需要“数智化改造空间”,新兴产业培育需要“专业化承载平台”,二者形成“空间支撑产业,产业反哺空间”的正向循环。
传统行业方面,纺织行业作为西樵的支柱产业,今年迎来国字号科创平台落地。纺织产业科创研究所建成后,将成为集国内最大服装人因功效实验室、户外运动装备研发中试基地、智能检测设备制造中心于一体的创新综合体;牛仔面料服装产业集群获评“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”,汇辉集团服装运营中心、万钧・南印纺织智造园等超亿元项目加速推进,推动纺织产业链向高端延伸。
新兴产业方面,海天识麟科创园一期封顶并进驻8家企业,佛冠西樵口腔医院签约落户;新能源产业加快布局,佛山环球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总部项目动工,德九储能电站项目即将投产;智能装备产业集聚成势,惠能高性能膜材料生产基地成功摘牌,超豪精密整车生产项目加速建设;南海中集智谷产业园已进驻14家企业,“新质生产力”正在西樵加速成长。
纵观全局,2025年1-6月,全镇招商引资超亿元重点项目27个,计划总投资额超80亿元,其中超10亿元项目两个。可以说,新兴产业的培育则为西樵注入新动能。

西樵山下。
城乡共荣
从“典型村”到“极点城镇”,共同富裕的西樵答案
作为广东省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镇和环两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核心区,西樵紧扣“城乡协调发展”核心,依托“两江环绕、五区通联”的区位优势,通过示范创建、精细治理、绿美建设,打造环两江先行区极点城镇,推动乡村振兴与“百千万工程”深度融合。
在示范引领上,西樵镇党委获评“广东省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表现突出集体”,儒溪村获评“全国文明村”,计划2025年累计选树培13个典型村;同时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改革,试点建设农民公寓,壮大“亿元村”梯队,既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,更承接先行区“连南接北、承东启西”的核心功能,实现“典型村标杆”与“先行区建设”的双向赋能。
城乡联动治理则破解了发展中的痛点、难点。针对西樵山免门票后游客激增的情况,西樵明确由东碧社区全面负责山上村落的日常服务与管理,实现景区与村落共赢;西岸社区因新建楼盘增多(居住人数约9000人),原有管理模式难以适配,镇里推动其调整为1个农村社区和1个城市社区,提升服务精准度。
同时,西樵深化“一山两江、两环三片十组团”布局,系统谋划山南片区发展——结合四万年前人类活动遗迹的考古发现,将历史文化资源“串珠成链”,打造“岭南人寻根问祖之地”;山北碧玉广场则计划打造半地景式旅游综合体,联动南海丝厂“丝潮集”形成特色旅游动线,推动城乡资源互补。
绿美西樵的建设,让城乡环境更加宜居。西樵深入推进“樵见美好・三生融合”科技工业园环境整治,11家企业主动参与共空间改造,发展屋顶绿化、墙面绿化等立体绿化;听音湖公园获评“佛山市最美城市综合公园”,金巴利交通运动公园获评“佛山市最美桥下空间公园”,西岸银湖亲水栈道启用,为市民增添休闲好去处。
更重要的是,西樵坚持“自己的家园自己建”理念,发动党员、企业、志愿者参与植树育林、卫生整治,企业落实“门前三包”责任制,形成“党委领导、政企协同、群众参与”的共建格局,让城乡环境既见“颜值”更有“温度”。
2025年以来,西樵以“文旅出圈”聚人气、“产业出新”强实力、“城乡出彩”惠民生,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稳步前行。西樵的实践,不仅是镇域经济的突围,更是广东“百千万工程”推动城乡融合的生动注脚,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“可复制、可推广”的发展范式。
未来,西樵将继续锚定“再造新西樵”的目标,加快佛山地铁二号线(南庄站至西樵山站)建设,深化公资企业改革,推进“樵商回樵”“十百千”创业扶持行动,让更多力量参与到西樵的发展中来十大证券公司的排名,书写出更加精彩的发展篇章。
优配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